“土疙瘩”成助农致富“金名片”——靖州创新推进茯苓产业发展掠影
发布时间:2023-02-20 17:27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赵志高 周炳旭 刘杰华 编辑:卢嘉俊
0

“土疙瘩”成助农致富“金名片”

——靖州创新推进茯苓产业发展掠影

华声在线记者 赵志高 通讯员 周炳旭 刘杰华

“中国茯苓看靖州,靖州茯苓响当当!”2月20日,晨曦初露,靖州茯苓大市场交易中心早已客商云集、热闹非凡。交易中心工作人员黄始陆说,“靖州茯苓价格一波动,全国茯苓价格就跟着震荡。”

近年来,靖州县委、县政府创新推进茯苓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促进已脱贫群众持续增收,让埋在地里的“土疙瘩”成为助农致富“金名片”。

2022年,全县茯苓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41.7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41.5%;全县从业人员5.68万人,其中已脱贫户从业人员4100多户,户均年增收2万余元;全县已脱贫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达15.2%。

变传统为现代产业

走进靖州智美健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一派热火朝天景象。公司负责人介绍,正在加工生产30万吨茯苓卷、茯苓片等产品销往东盟各国。

靖州以工业化思维发展茯苓特色产业,在改造升级茯苓大市场的同时,建成面积达1000亩的中国茯苓科技产业园,引进29家茯苓加工企业,重点培育了补天药业、国苓科技等6家高新技术规模企业,以茯苓“品种、品质、品牌”建设为抓手,实现茯苓产业提档升级,推进了产学研用一体化深度融合,建成省级研发中心1个,获得专利6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项、羧甲基茯苓多糖新药列入省“五个100”范围,制定发布茯苓地方标准4个,研发出茯苓药品、食品、饮品、美容等精深加工产品110余种,实现了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型。

如今,靖州已是全国最大的茯苓集散地、茯苓加工及出口基地、茯苓菌种供应和技术推广中心,有全国最完整的茯苓产业链条、最大的茯苓加工交易中心、唯一的“茯苓价格指数”信息发布平台。

转少数为多数从业

每天一大早。家住坳上镇响水村的农妇周兰香便来到公路边,等候“中国茯苓科技产业园”的专线客车,赶往公司“上班”。周兰香所在的公司叫智美健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像她这样在茯苓大市场和产业园专门从事茯苓加工的农民靖州有6000多人。每到茯苓产出旺季,南来北往的外地车辆便走马灯似的穿行在大市场里,男人们挥汗如雨,卸货、装车、搬运茯苓,女人们则三五成群,或切丁、刨片,或翻晒、包装,忙得不亦乐乎。

经过50多年的发展,靖州基本实现了菌种选育繁育、基地建设、市场集散、加工增值、包装运输、互联网+、仓储物流、产品研发、标准制定、技术推广、农旅餐饮、康养健身、休闲观光等全产业链开发。

产业兴、人气旺。据不完全统计,靖州年集散鲜茯苓7.8万吨,占全国茯苓交易量的70%,出口(含转出口)占全国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从业人员从2015年的1.2万人增长到5.68万人,增长了近5倍,占全县户籍人口的21%。其中直接从事茯苓产品加工的有3.9万余人,小微企业和加工户3200多家,其中已脱贫户10100余人,人均增收4690余元。

从短期到稳定增收

春意渐浓,靖州渠阳镇三和村境内的马园中药材示范基地,300多亩刚刚收获过后的茯苓基地又埋下了新一批菌种,只待来年再获丰收。

过去靖州农户种植茯苓“靠天、靠地、靠运气”,持续增收成效不强。近年来,该县通过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示范作用,鼓励茯苓经营主体、种植大户“抱团”发展,实现了种植农户由短期收益变为长期稳定增收。

2022年,靖州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全县35个村种植茯苓达7.03万亩,每村年均增收3万余元,有1612户已脱贫户与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户均增收2万余元。

同时,靖州将茯苓种植推向全国和世界,在全国10余个省建立152个茯苓种植基地,并在非洲马达加斯加、南非两国大面积种植。

一审:雷鸿涛 二审:黄巍 三审: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