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怀化变了味的“晚托”班
发布时间:2015-11-03 10:16 来源:怀化日报 作者:陆遥 编辑:石飞雨
0

“不是说给小学生减负吗? 怎么我们这里的小学在放学后,还组织学生进行在校的集体收费补课?”近日,有市民拨打本报热线0745-2773906, 称自己的孙子在怀铁一小上二年级,可是每个星期二和星期四放学后要留下来“晚托”一小时。


该家长说自己的孙子只有7 岁,才上二年级,以前,明明每天下午4 点就能放学回家,现在却到6 点才能到家。原来学校要求每个星期二和星期四要进行“晚托”,时间为一个小时,并且每个学生要交800 元。很多家长都不敢说,怕说了以后老师会找小孩的麻烦,不会管孩子了。


该家长告诉记者,虽然学校通知家长时说明,此类“补课”是自愿参加,但他担心其他同学都参加,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参加,可能会让老师对他有异样的看法。也怕会跟不上课的,因为所谓的“晚托”就是在教室上课,所以也只能参加。“这完全就是在变相收取补课费。”


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晚托”呢?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近半家长为孩子报了名,有意见却无奈


10 月29 日,下午4 点放学时间,记者来到怀铁一小门口,此时学校门口站了很多来接小孩放学的家长,记者与几位家长攀谈起来。


“ 你小孩上几年级了?”“ 一年级。”“ 那你们交补课费了吗?”“参加的交了,不参加的就没有交。就是每天下午放学后补课。我小孩班上差不多有20-30 个参加了。”“那一个学生要交多少钱呢?”“ 那我就不知道了, 我小孩没参加,所以我就没问。就是放学后还有一个小时的时间,用来补课。”


“我小孩参加了。”“交了多少钱呢?”记者问到,“那我就不清楚了,钱是我老婆交的。”


“我小孩上一年级,本来不想参加的,但是班上80% 的学生都参加了,不参加不好。不参加补习班就去参加一些特长班。”


“ 那你交了多少钱呢?”“交了400 块钱,说是义务教育,学费只有几十块钱,但是报名的时候就交了几百块,说是说家长自愿参加,大家都同意了,极个别的反对根本没什么用。”一位家长对记者说道。


“ 每个班有400 的、500 的。对我们一点都不好,毕竟小孩才读一年级,还小,一下学这个,一下学那个,那还读什么书呢。减负不知道减到那里去了,回家还要写家庭作业,报了这些班小孩子根本没有精力去学习了,读个小学都要花2000 多块钱,那里还是什么义务教育,都变味了。”一位家长对此意见很大。


“那不报这些班呢?”“比如班上10 个学生,9 个报名了,就剩你一个没报,老师肯定对你不上心的。”


学生:本校老师上课每门400 元


在记者随机采访的十余名小学家长中,记者发现大多数家长都给自己孩子至少报了一个补课班。每门的费用从400 元到800 元不等。那么学生是怎么说的呢? 4点半左右,学生开始陆续走出校门。记者采访了几位学生。

“我们上四年纪,有的是参加了补课的学生才交,交400 块钱,体育是500 块。都是学校的老师在上课的,我们没有报,妈妈说才读小学,不用报。有些人报了,放学后补课一小时。老师就在教室里上课。”几位学生对记者说道。


记者探访:放学后几乎全校在补课


看来,怀铁一小的学生家长对校方安排补课颇为无奈。那么放学后校园内究竟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记者走进校园进行调查。


下午4 点钟50 分左右,学校放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然而,在怀铁一小校园内记者却发现,这里仍然人头攒动。


在怀铁一小二年级的一间教室门口,记者恰巧碰见一位奶奶来接孙女放学。


“现在我要去上课了,还要等我一下。”女孩对奶奶说道。


记者上前问道不是已经放学了吗?为什么还要上课呢?女孩说:“还要上语文兴趣课,另外交了400 块钱的。”这位女孩的奶奶告诉记者,孩子上二年级了,每个星期四上一个半小时,今天开了会,只能上半个小时了。


记者在校园内走了一圈,几乎在学校的每间教室内都能看到老师上课的身影。记者留意了一下,在该校的二年级部,共有12 个班,竟然有10 个班都在上课,人数都比较多,而有的班级基本上是全班在上课。


正当记者准备离开学校时,正好遇见一名学生家长来给自己小孩交“午托费”。


“ 你刚才交的是什么钱?”“我交午托的。”“午托是多少钱?”“ 1200 元。”“午托是什么概念?”“就是中午吃饭嘛。”“为什么要给老师呢?”“我没有报午托班嘛,就让老师带过去嘛。”“这个午托班是学校的吗?”“不是,是外面的。”


就在今年的上半年,教育部出台了《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 划出了6 条“ 红线”,其中就包括禁止中小学校组织、要求学生参加有偿补课;严禁中小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联合进行有偿补课等,对于在课堂上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课上不讲课课后讲并收取补课费的现象将重点查办。在如此高压之下,怀铁一小为何还能顶风违规呢?变了味的“晚托”班,我们将继续追踪报道。



[责任编辑:石飞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