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灌“团结花” 共画“同心圆”——麻阳苗族自治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2-11-02 16:15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鲁 鸿 雷国荣 谭雅丽 卢嘉俊 编辑:卢嘉俊
0

浇灌“团结花” 共画“同心圆”

——麻阳苗族自治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纪实

鲁 鸿 雷国荣 谭雅丽 卢嘉俊

深秋时节,漫步麻阳苗族自治县高村镇龙池村,多彩的民族特色墙绘、丰富的花灯表演活动、互帮互助的邻里关系……处处展现着各民族相亲相爱的动人画面。龙池村的喜人变化只是麻阳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一个缩影,各族人民在麻阳这片热土上人心归聚、精神相依,早已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密不可分。

近年来,麻阳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积极探索形成“坚守主线、铸强阵地、创新载体、建好品牌、促进融合”为核心内容的“12335”模式,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苗族阿妹在采摘麻阳冰糖橙(麻阳摄影家协会供图)

2021年,麻阳被命名为“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获评2021年度怀化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中共麻阳苗族自治县县委荣获“湖南省民族团结模范集体”“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各民族团结共生的繁花在这里绚烂绽放。

宣传教育铸“灵魂”

10月14日,麻阳苗族自治县体育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摄影书画作品展现场人头攒动,市民纷纷驻足观看。“参展的260幅作品,或以书言志,或以画抒怀,或以影寄情,描绘了苗乡儿女‘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美好生活场景。”该县书法家协会主席郑涛告诉笔者,举办活动的初衷,是让优秀的文艺作品激励大家携手同心、共赴繁荣,形成人人争做“石榴籽”、处处盛开“团结花”的浓厚氛围和创建合力。

现代民间绘画(麻阳摄影家协会供图)

强化思想引领,凝聚创建合力,铸牢民族团结进步之“魂”。麻阳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和国民教育体系,使之贯穿民族工作各领域全过程。

创立“红石榴·心连心”线上线下宣传教育矩阵,构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宣传教育网络,大力推进“十个一”宣传教育行动,建设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广场、主题公园,打造滕代远纪念馆、西晃山革命根据地遗址等8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基地,深入开展红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多层次、全覆盖、大众化、立体化”宣传教育格局,将“爱我中华”的种子根植各族群众心中,引起共鸣、共情。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系列活动,搭建“民族团结、你我共创”活动实践平台,开展“结对子”“手拉手”“心连心”等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的民族联谊活动。同时,精心编排舞蹈、小品、花灯戏等节目,组织文艺宣传队伍走乡串村,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群众受到教育、得到启发。原创歌曲《柑橘红了石榴圆》被推荐参加湖南省“放歌新时代·欢乐潇湘”合唱大赛。

麻阳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陈刚 摄)

搭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平台,探索开展县、乡(镇)、村(社区)、户四级联创活动。举办“红石榴心连心 全民共植同心林”植绿护绿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伟大祖国、建设美丽家乡”主题演讲比赛、“红石榴 庆七一”朗诵大赛等系列创建活动130余场次,参与干部群众达4万余人次,极大激发各族干部群众参与创建、维护团结的热情。

坚持把保护、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出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在全县中、小学校开设非遗传承课程,举办龙舟赛、“四月八”民俗文化节等活动,推动优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目前,全县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03项,其中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项。

示范创建树“标杆”

“龙升社区来安家,衣食住行变化大,党的民族政策好,日子越过越潇洒……”10月28日,悠扬的歌声在麻阳苗族自治县高村镇龙升社区里久久回响,63岁的阿公郑云大跟着龙升舞蹈队一起唱跳着花灯戏,脸上难掩喜悦之情。

龙升社区航拍 (张杰 摄)

龙升社区居住着苗族、侗族等8个民族居民3742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比约97%,是麻阳最大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点,该社区按照“搬进来、住得下、能致富”要求,建立联社区县级领导和县直联社区帮扶单位负责人、包社区乡镇干部和驻社区帮扶工作队、社区两委干部“四支队伍”,深化支部党员“网格化”管理,促进居民之间相亲、相融、共富,着力打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互嵌融合社区样板,先后被评为全国“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美丽搬迁安置区”、全省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和怀化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党建引领,高位推动。麻阳切实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成立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牵头抓总,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每年专题研究民族工作不少于2次。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党建工作、经济建设、乡村振兴、文明创建、平安创建等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督查,纳入年度绩效考核,构建多元责任体系,筑牢民族团结根基。

遵循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原则,创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八进”活动,对创建示范单位实行重点督导、重点支持、定期评比。对创建工作成绩突出的示范单位、企业、社会组织和示范家庭及个人进行挂牌表彰,对已命名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实行动态管理,不断优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创建模式,推动创建工作走深走实。成功创建改革发展典型、互嵌融合典型等示范点41个,高村镇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楠木桥村、吕家坪社区荣获“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称号。

“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必须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实现‘一张图’引领、树立‘一盘棋’意识、形成‘一股绳’合力。”该县县委书记江涛介绍,该县坚持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贯彻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要抓手,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推动创建工作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促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在全县各领域开花结果。

加快发展促“共享”

“今年我们村红心猕猴桃喜获丰收,6个村可实现100万元的股份分红。村里为此举办了集采摘、美食、游乐为一体的采摘节,县内外游客和‘网红’纷纷前来打卡。”谭家寨乡楠木桥村党支部书记谭泽勇告诉笔者,近年来,楠木桥村积极探索推进“党建+群建”乡村治理模式,大胆探索民族团结联谊旅游新路子,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高昌区艾丁湖乡也木什村缔结为“姐妹村”,带动旅游产业迅猛发展,实现了“村村富,大幸福”。

团结筑牢发展之基。麻阳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速推进“一县三地”建设,重点加快“三水五色”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激活民族经济“一池春水”。2021年,麻阳GDP(地区生产总值)达101亿元,同比增长8.5%;规模工业增加值26.42亿元,同比增长10.1%;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34元、11779元,分别增长7.6%、10.7%。先后荣获“全国柑橘产业集群建设县”“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中国康养百佳县市”等称号,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民生建设实现“加速跑”。麻阳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关键,每年财政支出的70%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就业、教育、医疗、社保、安居、安全等为重点的惠民工程持续推进,不断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社会治理日趋现代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率先在全市实施党务政务“100%进驻”项目,打通服务各族群众“最后一公里”。探索实施信访综治维稳县、乡、村、组四级“网格化”管理,搭建“院落夜会”等协商议事平台,将民族事务治理触角延伸至群众身边。深入推进“平安麻阳”建设,依法妥善处理矛盾纠纷,有效防控化解社会稳定风险。先后获评“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

麻阳各族儿女集中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在这个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里,麻阳各族儿女正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守民族团结进步“生命线”,聚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丰硕成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越抱越紧,共同开创苗乡人民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原载《湖南日报》11月2日10版)

一审:雷鸿涛 二审:黄巍 三审: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