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绿水青山“计价” 让生态资源“变现”
靖州在全省首创生态产品经营权登记
湖南日报10月20日讯(全媒体记者 肖军 通讯员 刘杰华 向绍鹏)“有了这本证,从村民那流转的南竹就真正从‘资源’变成了‘资产’‘资金’。”10月20日,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不动产登记中心,渠阳镇金鑫村靖鑫林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滨拿到了靖州首张生态产品经营权登记证书。
“我县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在全省首创生态产品经营权登记交易系统,首次实现生态产品经营权登记、颁证、交易、贷款。今天农行、农商行共为茯苓、南竹产业的4个经营主体发放首批抵押贷款830万元。”靖州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谢文举介绍,这个系统通过安装在林间的物联网设备,采集林间生态数据,直观地向经营投资者、金融机构等展示生态产品的各项生态指标。只见他打开手机对着登记证内页的二维码一扫,页面立即跳转到靖州县生态产品信息云平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南竹林,蓝天白云之下,生机盎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但是,绿水青山究竟身价几何?近年来,靖州加快数字赋能绿色转型,针对生态产品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等问题,靖州首创生态产品确权登记“靖州路径”。在林地所有权、承包权不变的基础上,农民可把自己的林地经营权通过出租、转包等多种形式流转出去,让更有经济能力和技术水平的第三方来经营管理,从而真正盘活林权,增强发展活力。
“加上生态价值,我们这960亩南竹‘身价’翻了好几番。我们用这个生态产品经营权登记证抵押贷款,发展的底气也更足了。”杨滨信心十足。拿证当天,靖州农村商业银行向靖鑫林业有限公司发放抵押贷款500万元。
靖州林业局局长石昌银说,在靖州,每一片青山绿水从此都拥有了对应的身价,成为货真价实的“金山银山”。这套系统给原本只有产权登记功能的经营权证赋予了生态属性,为后续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提供了数据支撑,通过出让交易、转移支付、抵押担保等实现经济价值。
(原载于《湖南日报》10月21日9版)
一审:雷鸿涛 二审:黄巍 三审: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