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纪实|向家地村看变迁
发布时间:2018-06-29 17:18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杨琼 杨长根 吴配宏 编辑:周紫云
0

图为百亩荷花观赏基地。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通讯员 杨琼 杨长根 吴配宏

素有“溶洞上的村庄”美誉的新晃晃州镇向家地村,夏可避暑,观雾探笋闻百亩荷香;冬可听雪,赏万亩竹海烹茶发呆。这里景色宜人,有千年茶树、古红豆彬、悬棺等奇景,整个村庄座落在1100米海拔之上。

守着“绿水青山”,过去,村民却过着穷日子。该村系贫困村,2017年全村贫困发生率降为1.07%,全村在2017年顺利通过脱贫验收,退出了贫困村序列。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商议后认为,发展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让老百姓吃“旅游饭”是个好法子。借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东风”,该村发展乡村生态休闲旅游。

炎炎夏日,漫步向家地村,该村的百亩荷花观赏基地令人赏心悦目。目前,该村还有中蜂养殖观赏园、溶洞、回龙寺、悬棺等旅游路线。同时,该村有已经初具雏形的农家乐3户,民宿1家。每逢节假日,来向家地休闲游玩人的络绎不绝。扶贫对象户参与生态旅游项目达100%,村民的腰包也就鼓起来了。

以前的向家地村,在新晃人的印象中,山高路陡弯多,地少树少人多。近些来,在国家大扶贫政策的支持带动下,道路交通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目前,从新晃县城到向家地村的三条通村公路(新晃――塘家坝――向家地;新晃――毛溪高洞――-向家地;新晃――水洞――高洞――向家地)均已硬化。全村15个村民小组均实现组级通公路,其中13个村民小组通组公路已经水泥硬化,农网改造、农村安全饮水基本实现覆盖。

以前的向家地村,除了村里古树,山上树少土少石头多。近年来,通过国家生态补偿扶贫政策的带动,许多村民自愿加入到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工程中来。以前光秃秃的山,现在变成了一片片葱郁的山林。远近闻名的万亩竹林便是在该村。同时,随着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和农村清爽工程不断深入推进,现在各家各户基本垃圾分类处理,杂物堆放有序,家家户户讲卫生、比文明的风气正在形成。

随着党建促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向家地村党支部成立了“亲情服务队”。由共产党员和部分村民代表组成,他们的成员中,年龄最大的已近80岁,满头银发,年轻的才三十出头。其主要工作是帮助解决村里群众劳动、生活方面的困难问题。服务队还主动承担起密切关注村内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生活的工作,道路交通安全劝导工作,环境卫生监督工作,文明新风的树立等工作。村里有留守有老人生病了,服务队就会轮流前去照料,真心的付出,换来的是人心的凝聚。如今的向家地处处洋溢着温暖,人们互帮互助,礼让有加。

党员的模范作用,让很多普通居民怀着感恩的心加入到服务队里来。大家都说:“是老党员拉近了群众和党组织的关系,送来党的政府的温暖,也维护了政府的威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