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胡江勇
(杨自付展示他种的姜)
11月25日,初冬,小雪后,是生姜采摘的好时节。
在会同县蒲稳侗族苗族乡生姜种植基地,杨自付的40亩生姜迎来了丰收。
这几天,杨自付和亲戚朋友忙着采挖今年的最后一批生姜,为明年预留姜种。
杨自付手持耙锄,身体前倾,一脚把大耙子踩进姜地,使劲一掘,“抱团”的新姜离开了土壤,用菜刀砍去姜叶,一块块新姜就在地头排起了长队。
“今年产量大概有多少呢?”
“保守3.5至4万公斤!”杨自付手捧两坨硕大的“姜王”,笑容从嘴角蔓延到耳后......
今年55岁的杨自付,是会同县蒲稳侗族苗族乡夏结莲村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家有4口人。早年思想保守,没有好的发展思路,一家人的生活开支,全靠他在附近打零工维持。
一次偶然的机会,杨自付接触到了生姜种植,他看到了可观的市场前景,加之从小在农村生活,有犁地、种菜经验,杨自付萌生了发展种植生姜的想法。
技术是有,可资金呢?杨自付遇到了创业的第一道坎。
“是农商银行帮了我一把,我才有了今天的发展。“会同县农商银行蒲稳支行得知杨自付的创业想法后,主动上门宣讲金融扶贫政策,送来了金融扶贫的“及时雨”,打消了杨自付后顾之忧。
杨自付申请了5万元小额扶贫信贷,加上打零工攒下的钱和亲戚家借来的钱,他承包了40亩地,发展起生姜种植。
经过几年艰苦奋斗,杨自付的生姜产业终于开花结果。今年,杨自付的生姜产量达到4万余公斤,收入20余万元。农忙季节,杨自付需请30多名村民来地里干活。今年,村民务工报酬已达10万元。
“明年,我计划再向银行贷款10万元,将种植面积扩大到80亩,带动村民种植生姜,一起勤劳致富。”杨自付尝到了甜头,他愿意将生姜种植经验分享给每一位村民。
杨自付说,在扶贫政策帮扶下,他一家从蒲稳夏结莲村搬迁到了蒲稳集镇易地搬迁安置小区,住上了三室两厅的新房子,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生活其乐融融,过上了幸福生活。
在金融扶贫“贷”动下,杨自付成功脱贫摘帽,他用双手书写了金融扶贫的“姜”湖答卷。
据悉,在金融扶贫工作中,会同县农商银行为了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走上产业发展之路,出台了《扶贫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办法》。对有发展项目的贫困户给予免抵押、免担保,执行基准利率信贷支持,切实满足贫困户金融需求。同时,各支行增设扶贫信贷绿色通道,配备专人办理,优化服务,推进扶贫贷款发放工作。
截至目前,会同农商银行累计为585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2.72亿元小额扶贫贴息贷款,为本土精准扶贫贡献出了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