溆浦县87岁退休干部向光明回乡种地17年,租垦荒地,自掏腰包30余万元筑坝修渠——
八旬“老农”不服老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军
通讯员 谌孙存 陈小勇
10月3日,灿烂的阳光洒在溆浦县统溪河镇统溪河村向光明的晒谷坪上,铺在坪上的稻谷犹如一幅金黄色的地毯。
手捧一把稻谷,稻香扑鼻而来。87岁的向光明陶醉其中,满是皱纹的脸上灿烂如花。
向光明从2005年返乡种粮,至今已经17年。
“地不荒,心就不慌”
——古稀返乡,租垦撂荒地种粮
2005年,向光明在溆浦县粮食局退休10年后,返回老家重操旧业——种粮。
“好端端的农田荒了,有些稻田因缺水却只能种玉米,看到这些现象,心里堵得慌。”向光明说,2004年,他回到家乡看到,因村民外出务工,有部分良田撂荒,感到心痛。第二年开春,他不顾儿女的强烈反对,带着老伴回乡下老屋居住,垦荒种粮。
对向光明这一举动,除了他的儿女,不解的还有一些村民。
“地不荒,心就不慌。”在他眼里,田地才是最重要。“旧社会,我们家给地主种田,连饭都吃不饱;现在有这么好的农田,怎么能不珍惜?”与向光明聊起种田的事,他满怀深情。
当时村里的撂荒田东一块、西一块,七零八散,耕种条件比较差。但向光明不嫌弃,除草、翻耕、接水……将这些田从村民手中租过来,一一开垦,插上绿油油的秧苗。回乡第一年,就种了18块田。
“向老是田里的‘老黄牛’,一年四季都在起早贪黑耕作。”邻居陈富香说,向光明除了晚上在家里睡觉外就在地里干活,去远一点的地方干活就带着午饭,有时天黑还没回家,他老伴急了,就要我帮忙去把向老接回来。
这些年,向光明每年收割稻谷、玉米达1万公斤左右。在他的影响下,如今,村民种粮的热情日益高涨。
“撂荒地没有了,年轻人种粮的多了。”向光明说,这让他很欣慰。
“土地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一定不能让她受委屈”
——筑坝修渠,自掏腰包30余万元让乡亲们受益
今年遭遇干旱天气,但在统溪河村与东风村之间,大片的水稻在河水的滋润下长势良好,迎来丰收。村民说,这得益于今春投入使用的“光明坝”。
记者看到,在东风村11组,一条大坝横跨江中,将水拦入渠中,汩汩地流淌。该坝去年12月动工,由向光明出资3.89万元修建。
从此,两村约60亩稻田的灌溉有了保障。村民舒文周告诉记者,乡亲们为感谢向老,将坝取名“光明坝”。
2007年,原统溪河乡东风村2组村民舒生平与向光明所在的原沙洲村相邻的1亩多稻田因缺水,打算不种了。
“这怎么行,那不又荒了吗?”向光明马上跑到现场,发现这段水渠因为年久失修,水漏到了小溪里,下游近200亩水田无水灌溉。
“不能让下游的田荒了。”虽然向光明只有0.4亩稻田位于该水渠的上游,但他决心把整条水渠重新修好。
他从家里拿出自己积攒的2万元钱,组织人员整修。当年9月,这段长约500米的渠道维修完工。看着潺潺清水,大伙儿种田的信心又足了。
“这个渠道修好以来,我那属于尾水区的田就再也没有缺过水。”舒生平说。
“稻谷、面粉、杂粮,都来源于土地,我们怎么能不爱惜?”向光明对记者说,“土地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一定不能让她受委屈。”
除了修水渠和水坝外,他看到邻村有一大片农田每到干旱时节都缺水灌溉,便投入5万元,埋设了1600米长的引水管道,使20亩稻田得到灌溉。
据统溪河村村干部舒森介绍,为保护河边的20多亩稻田,向光明还自掏3万元,修建了100多米长的防洪设施;为防止公路垮塌损毁稻田,他主动出资4万元修了20米长、8米高的保坎,既加固了路,又保护了田。
“我能劳动的日子不多了,但这些设施在今后一大段时间内还能为粮食生产发挥作用。”向光明对记者说,为了方便使用农机,他打算再为村民修建一条机耕道。
据统计,向光明返乡后,用自己的工资和劳作收入先后投入30多万元用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2016年1月,他被评为“中国好人”。
“只要我还能动,我就要坚持种下去,以微薄的力量生产更多的粮食。”已是满头银发的向光明,谈起种粮,一点都不服老。
(原载《湖南日报》10月4日03版)
一审:雷鸿涛 二审:黄巍 三审: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