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一盏小马灯“照亮”村民心
发布时间:2021-03-15 11:49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赵志高 李尚引 杨臻 编辑:卢嘉俊
0

  村民杨再能给红军带路后准备回家,这时天色已晚,红军首长送他一盏马灯照明——

  一盏小马灯“照亮”村民心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赵志高

  通讯员 李尚引 杨臻

  在通道转兵纪念馆,展览着一盏马灯。这盏马灯演绎了通道芋头侗寨一段“军爱民、民拥军”的红色故事。

  3月10日,记者特意来到芋头侗寨,走进75岁的杨正益家中,客厅墙壁上,那张见证着军民鱼水情的马灯照片,被用实木相框精心装裱,特别醒目。“照片上的这盏马灯,就是当年红军送给我父亲杨再能的。”杨正益乐呵呵地说,他现在经常跟游客讲这盏马灯的故事。

  1934年12月初,国民党乡公所得知红军即将进入通道,便到各个团寨宣传,说红匪杀人如麻、共产共妻。饱受兵匪之苦的侗乡群众,信以为真,在红军到来前,便早早躲到大山里。芋头侗寨只留下一个身手好、胆子大的杨再能观察情况。

  1934年12月10日,第一批红军队伍来到芋头村,村寨里几乎全部锁门闭户,红军战士们就在侗寨鼓楼、凉亭、风雨桥和屋檐下歇歇脚。偶尔看到几间没来得及关门的房子,红军进去用米、用柴,都会留下银元,绝不白拿。杨再能一一看在眼里,他觉得红军是不一样的队伍。于是,小心翼翼地从躲藏处走出来,朝自己家走去。

  “哎,老乡!”一位红军战士叫住了他,和气地对他说道,“老乡,你不要怕,我们是工农红军,专门为老百姓打天下的,我们要到贵州去,你能给我们带带路吗?”杨再能望了望红军战士,见他诚恳的样子,点了点头,答应了。

  当时,红军要翻越的,是芋头界最高的一座大山——太平山,海拔1000多米,行走十分艰难。杨再能看到挑担的红军累得上气不接下气,还主动要了一副担子挑上,一直把红军送到20公里外一个叫黄门冲的地方。

  这时夜幕已降临,杨再能准备返程回家。红军首长不放心,就送给他一盏小马灯和一些防身的物件。他先是不要,但红军首长反复劝说:“天太晚了,回去的路又远又看不见,你一定要拿着。”说完,硬是把小马灯塞到他的手里。

  杨再能当天回到家里已是深夜。第二天一大早,他便上了山,跟寨子里的人讲红军的故事,然后带着大家一起回到寨中。

  就在这一天,又有一批红军来到芋头侗寨。村民知道红军都是好人,就再也不害怕了,还纷纷把红薯等食物送给红军。一连几天,杨再能提着这盏小马灯,组织村民为红军带路,将一批批红军送过太平山……

  杨正益说,他从小就见这盏小马灯挂在自家的屋梁上,父亲还经常给他讲红军的故事。1960年,父亲病危时,把这盏马灯交给他保管,并叮嘱他长大后一定要去当兵。那时,他才14岁。

  这盏红军小马灯,深深影响了杨正益。1963年,17岁的他便报名参了军。5年后,退伍回乡,成了一名教师。他经常向学生讲红军故事,教学生唱军歌。不仅如此,2006年,他把儿子杨标也送去参军,也跟自己的小孙子讲红军故事。

  通道转兵纪念馆建成后,杨正益将这盏马灯捐赠给了纪念馆,拍了一张照片悬挂在自家大厅墙壁上。他说:“虽然当时舍不得,但考虑到能让更多的人了解红军、记住红军,捐赠给纪念馆还是值得的。”

  如今,这盏红军小马灯静静地陈列在通道转兵纪念馆的橱窗里,尽管灯架已锈迹斑斑,灯芯已经干瘪,然而,它不仅见证了杨正益一家三代的红军情,更见证了87年前一段浓浓的军民鱼水情。

  采访结束时,杨正益高兴地唱起侗歌:“侗乡大地好风情,处处青山又绿水,红军精神代代传,幸福生活步步高……”

  听着歌声,来了几个游客。杨正益便开始给游客讲这盏红军马灯的故事,脸上灿烂如花。

  【记者手记】

  激活红色基因

  赵志高

  一盏小马灯,影响三代人。这盏小马灯的影响力可见一斑,也足见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

  有位老红军生前立过一条家规:每个月都要给孩子们讲长征故事、讲革命传统,讲多了,连年幼的小孙子也能在幼儿园津津有味地讲给小朋友听。他把这叫作“激活每个人身上的红色基因”。

  红色基因是什么?就是党的初心、使命,它植根于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泥土中,藏在革命前辈们不懈奋斗的事业中、故事里。革命故事需要讲述,红色基因需要传承、激活。

  当前,全党正在开展党史教育学习活动,这正是讲述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的好时机。

  (原载《湖南日报》3月15日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