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的“四点半课堂”
发布时间:2020-09-30 17:48 来源:湖南日报·华声在线 作者: 编辑:
0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肖军 通讯员 滕珊珊

下午四点半。像一只快乐的小鸟,段龙丽“飞”进麻阳苗族自治县龙升社区的图书室。

9月28日,星期一,轮到国学辅导老师刘晓圆讲授国学礼仪课。她是格致书院院长,曾被评为“最美麻阳人”。

龙升社区位于麻阳城郊,是该县最大的易地扶贫安置点。

段龙丽从一整排书架墙上抽出10余本国学图册,放在一张张小书桌上。读小学三年级的段龙丽是龙升社区“四点半课堂”的小班长,也是图书室志愿管理员。

记者看到,这里名为“课堂”,却又不像是教室。这间约30平方米的屋子,一块白色的书写板,茶几式简易桌子和儿童椅子摆成“回”字型,两扇大开的玻璃大门对面是一整面墙的书架,侧面墙上挂着团徽和“四点半课堂”拼成的艺术图案。

“崽,在这里听刘老师的话,妈下班来接你。”家住社区的黄丽艳,在龙池玩具服饰厂做缝纫工,她把儿子送到“四点半课堂”后又赶回车间上班,学校、车间和“四点半课堂”之间都只相隔200多米。

台上,刘晓圆老师在领读“容止格言”,10余个学生跟着诵读。

这一幕,“四点半课堂”负责人、麻阳“爱在苗乡”志愿者协会志愿者黄沛林看在眼里,乐在心头。

段龙丽的父母在杭州务工,她随外公生活。去年4月,外公一家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从山村搬迁到了龙升社区,段龙丽也来到小区旁的龙池小学读二年级。陌生的环境,让她的性格变得内向孤僻。

“年轻人很多都出去打工,留在社区里的大多是老人和小孩,留守问题引来的隔代教育矛盾在这里也比较突出。”龙升社区党支部书记范文忠说。

成长需要引导。在共青团麻阳县委、县关工委等支持下,今年5月21日,龙升社区“四点半课堂”按下“启动键”,让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孩子们在假期、周末、放学后有个好去处。

“孩子放学了没人管也不好,多亏了志愿者老师。”段龙丽的外公段树清说,“四点半课堂”解决了他的难题,也让外孙女有了不小的变化。

“刚来的时候,小龙丽说话都低着头不敢看人,现在乐观开朗多了。”刘晓圆还是“四点半课堂”的心理咨询辅导老师,见证了段龙丽的变化。现在,小丫头成了乐观自信有责任心的“小带头”。

“在这里结识了一批好伙伴,还学到不少知识。”段龙丽开心地说。

“中国好人”“爱在苗乡”志愿者协会会长邵忠飞,是“四点半课堂”负责人之一。他告诉记者,“课堂”是共青团参与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社会治理示范性项目之一,孩子们在“课堂”里学习知识,还有性格、品格、习惯的转变和能力的培养。

“寓教于乐,乐中求知。”范文忠说,“四点半课堂”创办者是共青团麻阳苗族自治县委和当地志愿者,指导老师也是一群志愿者,在校大学生、当地学者专家、社会名流等10余人受聘担任辅导老师,传授国学、非遗文化、围棋等知识。“四点半课堂”周一至周五下午四点半开放,周末、假期全天开放。开办至今,累计走进“课堂”的中、小学生有100多人。

“头容正,肩容平……”琅琅读书声,随风在尧里河畔飘荡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