溆浦大端午,不一样的龙舟竞渡
发布时间:2019-06-17 17:02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易禹琳 周晓鹏 编辑:周紫云
0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易禹琳 通讯员 周晓鹏

“五月五,龙舟下水打烂鼓。”至农历五月十五,别处的龙舟早已偃旗息鼓,溆浦的龙舟赛却进入高潮。6月16日,暴雨如注。溆浦大江口镇,龙腾潇湘·2019湖南省龙船赛暨溆浦县“大江口·大端午”龙舟文化节搅热了一江沅水,吸引全国各地近10万游客来溆浦过大端午。溆浦独一无二的龙舟文化与激流勇进的龙舟精神在新时代广扬远播。

比春节更隆重的大端午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五月初五过小端午,五月十五过大端午。因为屈原,溆浦人过大端午的习俗已有2000多年了。溆浦人把大端午过得比小端午隆重,甚至比春节还热闹。在大城市创业的姑娘小伙春节不一定回家过年,但大端午是一定要回的。

“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2300多年前,屈原在溆浦流放行吟,写下《离骚》《九歌》《涉江》等名篇,溆浦成为屈原文化的发祥地,至今境内有屈原庙、涉江楼、橘颂阁、怀屈楼、屈原文化广场、屈原学校、屈原大道、屈原大桥,屈原活在溆浦人的日常生活里。

传说,屈原离开溆浦去汨罗时,溆浦人含泪送他上船。当屈原五月初五在汨罗投江的噩耗传到溆浦时,已是五月十五了。人们于是把五月十五作为“大端午”来纪念屈原,并在溆水边建起了“招屈亭”,举行龙舟祭祀,造船前“偷料”,比赛时“抢水”“抢鸭”,以独特的方式来纪念屈原。

吃粽子、悬艾叶、挂菖蒲、饮雄黄酒、系香袋,这样的端午习俗别处也有,但溆浦的大端午吃的粽子是“枕头粽”,粽子形如枕头,一尺来长,糯米里裹着五花肉或腊肉,又香又软。大江口镇莲花村的田梅芳做枕头粽近20年,她说,每年要做1000多公斤糯米,今年端午期间收入就有2万多元。除了粽子,溆浦人的大端午还要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辰河目连戏和傩戏。因为当年屈原在溆浦是看过这些戏的,是这里浓郁的巫风楚韵滋润了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独具特色的龙舟赛

6月16日,从清晨起,溆浦的雨就下个不停。但再大的雨,都阻挡不了人们去沅水和溆水交界处的大江口镇看龙舟竞渡的脚步。

一大早,男女老少从四面八方打着雨伞往大江口赶,长沙、株洲、湘潭、娄底、邵阳、怀化等外地牌照的小车也络绎不绝地涌往大江口,从北京、广州、深圳坐高铁过来的游客更性急地打听地点。7时30分,大江口龙舟广场两岸已是人山人海,伞花朵朵。对岸青山如黛,云雾翻腾;江面龙舟云集,红黄蓝绿。水上特技表演搅起冲天白浪,一条江都兴奋起来了。

8时的开幕式,岸上的歌舞、舞龙、武术等表演过后,水面上龙舟表演赛就开始了。每只船6分钟的表演赛,让远道而来的观众终于近距离领略到了溆浦龙舟的独一无二。龙舟长达30至40米,头高尾翘,如贴在水面的一只梭子,每只船上至少50人,比别处龙舟上的人多,船上还有扮成屈原和渔父的人。无龙头,龙头由前头领航的桡子手担任,他们功夫了得,或倒立或在细小的旗杆上翻筋斗,有的与隔壁船上的桡子手贴身肉搏。桡子手后是头旗手,他们蹦跳着挥旗指挥。龙舟中段是鼓手和腰旗手,腰旗手男扮女装,穿得花红柳绿,戴着假发,做着各种妖娆搞怪的动作,屈原看到了,定会捧腹大笑。龙尾则是如燕子的剪刀尾,高翘水面2至3米,2至3名艄公各拿一柄长艄掌舵。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暴雨下个不停,江面水流湍急。表演赛过后,48只龙舟举行竞速赛。扒船的汉子们赤膊上阵,在越来越激昂的鼓点中,龙舟如离弦之箭奔向600米赛道终点。两岸民众呐喊助威,喊哑了嗓子。最后,小江口1号、2号和莲花1队从48支队伍中脱颖而出,分别夺得表演赛和竞速赛冠军。

不惧风雨的龙舟精神

“宁荒一亩田,不输扒龙船。”在暴雨中,近10万观众见识了溆浦人不惧风雨,激流勇进的龙舟精神。

从清晨到傍晚,暴雨不停,大江口沅水猛涨,江面的龙舟都变得模糊了。但龙舟上的运动员几乎没有喘气歇息,他们逆流而上赛到终点,马上又顺流而下到起点静候下场比赛,始终斗志昂扬。而岸上的观众一直持伞观战,中午吃个盒饭继续助威。龙舟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横幅分外醒目,屈原的精神就这样一年年传承弘扬。

“弘扬龙舟精神,决胜脱贫攻坚。”怀化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溆浦县委书记蒙汉说,今年溆浦县将实现整县脱贫摘帽目标。溆浦举办龙舟文化节就是为了弘扬激流勇进、奋发争先的龙舟精神,挖掘溆浦大端午文化和传统龙舟文化,凝聚民心,激发起干部群众奋战脱贫的强大力量。

一周前,记者就在网上看到一些户外俱乐部在组织队员们来溆浦过大端午。而在龙舟文化广场,一顶顶大阳伞下,溆浦群众摆摊设点卖溆浦小吃和特产。溆浦县文化旅游局局长金中平介绍,溆浦县“大江口·大端午”龙舟文化节的成功举办,是文化搭台、旅游唱戏、体育提质的完美融合,打响了溆浦“水边听故事,屈原唱离骚”品牌。自端午以来,活动共吸引全国各地游客近10万人来溆浦观看龙舟,旅游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