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之歌——九丰农业公司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19-01-25 16:1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贺威 肖军 编辑:周紫云
0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贺威 肖军

正值隆冬,怀化九丰现代农博园内茄子、西红柿、黄瓜绕着吊线向上生长,南瓜、砍瓜、吊瓜挂着在头顶的大棚支架上,自然成荫……自去年6月农博园一期开园,这里的蔬菜已经大量上市,满足怀化高档菜品需求的同时,还远销上海。目前,第二期也已经开始建设。1月18日,还与怀化鹤城区达成了推广10万亩蔬菜基地的意向。

从山东寿光走出的贵州九丰农业公司,在贵州省布局建设了8个“冬暖式”大棚蔬菜基地,助力脱贫攻坚,公司董事长王宗清被选为贵州省人大代表。今年贵州省两会刚结束,他就和公司总经理苏培军一道马不停蹄赶到怀化,谋划怀化九丰现代农博园的二期建设,持续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一亩西红柿,三倍效益差

在改革开放先锋人物王伯祥的推动下,山东寿光成了中国的“菜篮子”,也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当时虽然年纪还小,但家家户户种蔬菜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老家在寿光县三官庙村的王宗清回忆道。

2004年,王宗清和好友苏培军成立了寿光市九丰农民专业合作社,王宗清还被选举为村党支部书记。三官庙村的老百姓收入随着合作社的发展水涨船高,村庄变成了社区,王宗清也收获了寿光金牌支部书记的荣誉称号。

寿光人民经过30多年摸爬滚打,把“寿光蔬菜”打造成了响当当的品牌,寿光种菜的技术不断提高科技含量,种菜的模式开始向外输出。2012年2月,王宗清新建的寿光九丰农业公司走出了南下的第一步,在织金县新建了第一个生产基地。100天后,基地第一批叶菜上市。

2015年落户在铜仁万山的基地,仅去年就新增当地就业人员30多人。许多老百姓由年收入不到2000元,变成了年收入28000多元,6000多贫困群众直接受益。

6年来,贵州九丰农业公司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建设农旅文结合的农博园区,通过吸纳就业、发展产业,给贫困群众创造收益的同时,实现了企业与农民互利共赢,确保了脱贫增收可持续。

2018年2月,贵州九丰走进了怀化鹤城区坨院街道,创建怀化九丰现代农博园。“菜还可以这样种?”刚开园,他们就为怀化带去了全新的种菜模式,刷新了传统的蔬菜种植理念。

有别于南方传统拱棚,农博园搭建的方型大棚,通常在五六千平方米左右。加入了稻壳、有机质的土壤蓬松酥软,智能大棚内通风、控温、自动灌溉等设备一应俱全,还有补光、避光系统,应对南方冬天光照不强、夏天光照过强、雨水较多的气候特点。

“大棚只是为了隔离雨水,土壤中加入了稻壳增加透气性,箱式大棚按使用年限来算,比拱棚更划算,还能有效避免病虫害。”苏培军说,“我们把种植瓜果类蔬菜使用的吊线从草绳升级到网绳,将无限生长的藤蔓控制在更便于管理的1.2米左右,都是从实践中不断摸索的经验。”

大棚内还是按季种南方原有的蔬菜,通过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蔬菜的品质和产量都大大超出传统种植模式。怀化九丰现代农博园总经理李建友指着满枝的西红柿说:“按我们的种法,平均每亩可产4至5万斤,是传统种法的3倍以上。”

一个农博园,带活一大片

依托贵州九丰农业已建成的销售渠道,主打优良自然环境中种出的“绿色有机生态菜”,怀化九丰农博园的蔬菜正源源不断地销往上海。当天下午采摘的蔬菜,最快第二天凌晨就能到达上海,满足市民对高档菜品的需求。高效快捷的冷链物流,也带动了当地相关配套产业发展。

不仅卖菜,农博园还把菜园子种成了旅游景点。观光棚内,集旅游、农事体验、科普、生产为一体,每逢节假日游人如织。采访时,记者见到在李庆福师傅的带领下,坨院村的滕吉莲正在菜架上移栽彩椒。

月平均工资2500元以上,还学到了种菜、管理技术,为以后自己建大棚打好了基础。60后的滕吉莲、80后的彭绍燕、90后的张千千都很满意这份离家近、前景好的工作。目前,九丰怀化基地共吸纳了近百名当地富余劳动力就业,培训农民2000余人次。

复制推广贵州的产业带动经验,怀化九丰现代农业公司正在启动“公司+农户”种植模式。 “产量与农民的收入挂钩,当农民有了积极性和责任心,他们才会更用心地种出产量高、质量好的蔬菜。农民种的菜统一收购,走公司的渠道投放市场,农民干好了,公司才更好。”苏培军信心满满。

“家里8亩地,流转给农博园种菜,头五年就一次性拿到了4万多元的收入。”村民黄岩业乐得合不拢嘴。加上征地拆迁补偿,他们一家已迈入小中产行列。农博园以1050元每亩的价格,流转了周围两个村近1000亩土地,光这一项就为村里增收上百万元。土地流转的租金还以五年为一个周期,随着公司的发展逐步上调。

不仅农民富了起来,村里人气旺了、美了。

从城区出发,沿着新修的沥青路,很快就到了农博园。坨院街道坨院村、岩添村,两个虽在城郊却通行麻烦的村,自从迎进了农博园,就变成了热闹的旅游景区。

去年端午节,农博园一期开园,一直人气爆棚,半年内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跟上了旺盛的人气,村道两边装上了路灯,自来水通到了每家每户。旺盛客流给村里带去了消费需求,村里人摩拳擦掌准备大搞农家乐,推进农村三产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