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雷鸿涛 通讯员 李涛
10月26日,秋日暖阳洒在会同县工业集中区集中安置区。
上午9时许,怀化市“十四五”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观摩团成员走进该安置区。“党和群众心连心,政府爱民视家人……”伴随着腰鼓响起,迎接观摩团的,是安置区腰鼓队队员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颂党恩》。
该安置区是会同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被评为全国“十三五”美丽搬迁安置区,安置搬迁对象319户1240人。
说起过去的日子,搬迁户李凤凰直抹眼泪。过去,她家住在广坪镇逻山村的山沟沟里,丈夫生病,一家人全年的收成就在“一亩三分地”里。
“把家搬到工业园,出门上班心里甜。《颂党恩》唱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放下腰鼓,李凤凰乐呵呵地说,放下锄头,她进县城、住楼房、当工人。如今住新家,就业近了,就学近了,就医近了。 “我就在工业园的连山燕华首饰盒公司上班,月月有工资拿哩。时间就是金钱,我得赶着去上班了。”正说着,迎着朝阳,李凤凰朝着会同县工业集中区方向大步迈去。
“近水楼台先就业。”会同县发改局局长、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唐鉴峰介绍,会同县着眼于“好居住、好就业”,把该安置区选择靠近会同县工业集中区,目的就是为安置群众搬新家、乐新业提供方便。会同县工业园区已有35家进驻企业。截至目前,该安置小区实现就业545人,其中园区企业“立了大功”,实现有劳动力的搬迁户家庭就业覆盖率100%。
在园区的金熙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46岁的搬迁户梁喜梅正在仔细地将一扎一扎的线圈扣到模具上。“我负责的就是车间的第一套工序——扎线圈,工资一个月3000元。”梁喜梅说,现在白天到家门口上班,晚上回家吃饭,比以前去外地打工幸福多了。
在该安置区,卫生院、超市、图书室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还新建了有200个学位的连山心连心幼儿园。“我跟校车,负责接送小孩,每月都有工资拿。”搬迁户黄芝梅说,像她这样的搬迁户,一共有5人在幼儿园实现了就业。
怀化市易迁后扶办主任田敏说,今年,怀化市从队伍建设、后续管理、就业帮扶、产业发展、示范带动、典型培养等方面,全面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各项工作,确保全市易地搬迁群众25797户103904人实现“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