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建设怎么样?候鸟用脚来“投票”
发布时间:2018-12-06 13:50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李夏涛 编辑:周紫云
0

  湿地保护建设怎么样?候鸟用脚来“投票”

  ——洪江市清江湖湿地保护与建设工作侧记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李夏涛 通讯员 蒋才明 唐辉


  初冬季节,漫步在洪江市托口镇清江湖国家湿地公园,只见成群的白鹭在水边活动嬉戏,啄食鱼虾。“以前在冬天很少能见到这么多水鸟。”该镇三里村村民黄费全表示。


  据统计,该湿地公园共有鸟类13目38科102种。除了白鹭,还有许多过境候鸟如普通鵟、白骨顶鸡等常在此觅食繁衍,变成留鸟。“这些鸟喜欢上这里,大概是一年四季都能捕到鱼吃,所以才‘赖’在这里不愿走了。”三里村村民谢细青猜测。


  几年前,清江湖还只是候鸟迁徙途中的“中转站”,如今很多候鸟却成了这里的常客甚至“安家落户”。这得益于洪江市全面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开展清江湖湿地建设与修复保护工作。


  该市出台湿地公园管理办法,严打电鱼、毒鱼、炸鱼等非法捕捞行为,取缔非法捕捞工具,大力开展“退养还湖”专项治理,清理网箱3500余口,拆除拦网近6万平方米,清理水域面积达60余万平方米,对清江湖主干流两岸11家规模养殖场进行拆除关停。为减轻托口电站水库截流对湖内鱼类资源的影响,该市每年对清江湖人工增殖放流40万尾以上各类鱼苗。


  “保护生态环境,才能保证生物多样性。特别是一些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他们对生存环境要求极为苛刻,是当地大气、环境和水质优劣的风向标。”省林业局湿地保护专家薛萍介绍,近年来洪江市对清江湖的水源水质、水岸生态、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良性生态效能已日益凸显,在此繁衍栖息的野生动植物数量和种类明显增加。


  随着清江湖国家湿地公园综合环境的不断提升,很多珍禽异鸟陆续“落户”此地变成留鸟,该处也初现“水清岸绿、鸢飞鱼跃”的美景。这也是鸟儿“用脚投票”,选择清江湖国家湿地公园作为栖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