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曾悦 雷群 舒庆霞 湖南日报记者 李夏涛
“姚医生,感谢你们当年用心用情抢救。这是大毛和二毛的照片,已7岁半啦。”11月16日,“世界早产儿日”前夕,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医生姚志军,又收到肖姓双胞胎父亲发来的微信。这是他连续7年收到的一对双胞胎的合影。
照片上的两兄弟并肩站立,互相用手搭着对方的肩膀。这对出生时才30周的早产儿,如今在长沙读小学一年级。
“每年医师节、护士节和‘世界早产儿日’,肖爸爸总会发来信息和孩子照片,分享孩子成长的点滴。”姚志军告诉记者,从事新生儿科工作14年,他和同事们抢救了一个个面临危险的早产儿。每当收到曾经救治的孩子的父母发来的信息,都倍感欣慰。
姚志军回忆,住院治疗期间,大毛反复出现呼吸暂停、血氧饱和度下降的情况,插管20多天都脱离不了呼吸机。小毛也同样出现呼吸暂停,呼吸机插管治疗10余天。“7年前早产儿救治水平没有现在成熟,治疗中出现了许多困难,我们一直在想办法。”姚志军说,正是在家人和医务人员共同努力下,才有大毛小毛美好的今天。
就在同一天,薇薇妈妈带着满周岁的小薇薇,拿着感谢信和糖果来到该院新生儿科,回到这个曾呵护小薇薇成长3个月的地方。
“谢谢亲爱的叔叔阿姨们,来,薇薇请你们吃糖。看到你们,就像看到了家人。”小薇薇的妈妈双眼微红,感慨地说,“我们这次是回‘娘家’,专门来感谢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
住院期间,小薇薇被贴上很多标签:早产儿、超低出生体重儿、肺炎、呼吸衰竭、新生儿脑病……稍有不慎,孩子就会出现生命危险。
“这样的早产儿,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闯过一道道难关。”小薇薇的主管医生颜昌云说,“竭尽全力,用心用情去照顾,总会看到生的希望。”经过96个日夜精心护理,在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帮助下,小薇薇身上的标签一个个被摘除,出生才巴掌大的孩子体重从710克长到2240克,达到了出院要求。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蕾,早产儿宝宝是早到的花蕾,他们有自己的花期,需要更多的耐心与爱心来呵护。事实证明,在专业人员帮助下,早产儿同样可以拥有聪明的头脑和健康的体魄。”该院新生儿科专家说。
(原载于11月18日湖南日报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