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4日讯 (通讯员 梁华 陈历军)林海延绵、风光旖旎。深秋时节,天气转凉,位于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西南部的排牙山国家森林公园里的大山冲汽车露营基地、水杉林风景带依然不时有游客慕名而来游玩、露营,整个基地在整个秋季一直都是靖州的网红打卡地。据统计,今年国庆期间公园两处打卡地接待的游客达1.8万人,实现收入56万元。
“在林长制实施以前,这里是荒废房屋和橘园,投资4920多万元,新建汽车营地、特色木屋营地,绳索鼓楼、款词石基、半芦祈福螺纹艺术、童话森林游乐设施;加上美丽的水杉风光装点,成为舒缓游客压力,回归自然获得身心放松的休闲点。”靖州排牙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副书记、总林长粟波说,下一步,公园将发挥好林长制的作用,聚焦乡村振兴,建立健全增绿、护绿、管绿、用绿长效机制,坚持关口前移,力量下沉,切实管好用好森林资源,不断提升生态建设的品质,真正让林长制增进民生福祉。
推动林长制由“全面建立”向“全面见效”转变。靖州是全省三个林长制改革试点县之一,近年来,该县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强化森林资源源头管理为重点,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今年以来,出台了《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林长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构建了县、乡、村三级书记任林长的组织体系,建起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全县设置县级总林长2名、常务副总林长1人,副总林长2名,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县级林长14名,乡镇级设立林长170名,村级设林长124名,每个村配1名技术员和1名警员,选聘护林员654名。目前,靖州森林资源管理形成了党政同责共建“一张网”,上下联动同下“一盘棋”。
同时明确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构建以实现“规范化、网格化、信息化、多样化”的管理体系,建立护林巡山疑似问题台账制度,确保每块山场都有人巡,森林资源源头管理每项工作都有人管。目前,全县每月累计巡林1.8万人次。开展森林防火、资源监测、林地核查、林木调查等500余次。